近日,银河官网环境与化学教研室裴继影老师为首、博士研究生胡俊杰为二作的研究论文“Occurrence, bioaccumulation and ecological risk of organic ultraviolet absorbers in multiple coastal and offshore coral communiti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在环境科学领域经典SCI刊物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CI一区,IF=10.75)上发表。该文通过南海近岸及远海珊瑚礁区中有机紫外吸收剂(OUVAs)含量的比较研究,首次系统阐述了有机紫外吸收剂(OUVAs)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南海珊瑚造成的潜在威胁,重点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南海OUVAs污染的影响,为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OUVAs是一类可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芳香族化合物,被广泛地添加到塑料和油漆等工业品、纺织物和家具等生活品、防晒霜和化妆品等个人护理品中,用于降低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灼伤及工业产品的老化。OUVAs可通过游泳、冲浪、潜水等海上娱乐活动直接排放入海,或通过河流、废水等间接排放进入海洋环境,最终对海洋生物产生威胁。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初级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渔业资源、旅游观光资源和海岸生态服务。有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OUVAs对珊瑚的生长可产生严重危害,但目前还没有关于OUVAs在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含量水平、生物富集和风险评估的报道。
本研究重点研究了南海近岸(涠洲岛、大亚湾、鹿回头)和远海(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多个珊瑚礁区10种OUVAs的含量水平、生物累积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远海海水中的10种OUVAs的总浓度(∑10OUVAs)平均为15.1 ng/L,远远低于近岸海水中的∑10OUVAs(102.1 ng/L);同时观察到远海珊瑚中∑10OUVA(1.82 μg/g干重)略低于近岸珊瑚(2.31 μg/g 干重)。本研究推测上述∑10OUVA分布的空间差异与人类活动的强度有关。近岸珊瑚礁区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强,因此∑10OUVA高于远海。但是,远海珊瑚对OUVAs的生物累积能力(lgBAFs:1.22-5.07)却高于近岸珊瑚(lgBAFs:0.17-4.38),这种差异可能和珊瑚的生理状态有关。近岸水体较强的环境胁迫,如高浊度、高污染,可诱导珊瑚分泌大量黏液或导致珊瑚健康状况受损,在一定程度影响珊瑚对污染物的富集。本研究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当前BP-3(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环境浓度水平可对73%的近岸珊瑚和20%的远海珊瑚产生致白化风险。因此,本论文建议南海沿岸国家应加强对含有BP-3个人护理品及工业产品使用与排放的管控,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裴继影/文 论文/图 余克服/审核 周剑/编辑)
论文信息如下:
Pei Jiying, Hu Junjie, Zhang Ruijie, Liu Nai, Wenfeng Yu, Yan Annan, Han Minwei, Liu Huanxin, Huang Xueyong, Yu Kefu. Occurrence, bioaccumulation and ecological risk of organic ultraviolet absorbers in multiple coastal and offshore coral communiti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 161611,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1611
论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