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银河官网2023届海洋生物与生态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圆满结束。此次答辩会分为两组:一组由广西民族大学申乃坤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银河官网梁甲元副教授、陈小燕副教授、覃祯俊博士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俞小鹏博士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二组由广西中医药大学高程海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银河官网王广华副教授、黄雯副教授、苏宏飞博士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陈飚博士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
生物答辩一组:
蒙林庆同学(导师:黄雯副教授)论文题目是《涠洲岛不同生境下澄黄滨珊瑚的耐热性差异及其机制研究》。其研究对比了广西涠洲岛2020年高温白化事件前、后澄黄滨珊瑚耐热性差异,为高温白化事件后存活的珊瑚耐热性变化提供了新的认识。也验证了潮间带岩石池极端热环境下的澄黄滨珊瑚具有更强耐热性的假设,初步阐明了其热耐受性内在分子机理,为造礁珊瑚如何适应变暖海水及其生存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蒙林庆本硕均就读于yh1122银河国际,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与生态。读研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的研究,多次前往涠洲岛开展海区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北大核心期刊《海洋学报》发表论文一篇:《高温白化事件可提高涠洲岛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的耐热性》。
陆春蓉同学(导师:苏宏飞)论文题目是《基于“微生物组”移植的珊瑚抵御溶珊瑚弧菌机制研究》,主要进行珊瑚疾病防治方法的探究,并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组”移植手段提升珊瑚抗病的机制。陆春蓉于2020年9月至银河官网就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与生态。读研期间,担任院学生会学术部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和广西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并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Microorganisms上发表一篇SCI论文:《Significant Shifts in Microbi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Scleractinian Corals in Response to Algae Overgrowth》。
陈舒畅同学(导师:覃祯俊)论文题目是《广西涠洲岛珊瑚及共生虫黄藻对极端温度胁迫的响应机制》。其研究以相对高纬度礁区(广西涠洲岛)的美丽鹿角珊瑚和帛琉蜂巢珊瑚为研究对象,主要为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通过分析涠洲岛珊瑚夏季到冬季共生虫黄藻的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探究珊瑚-虫黄藻共生体对大幅度季节性海水表面温度(SST)波动的适应性;(2)通过室内模拟急性和慢性极端高温/低温胁迫实验,探究涠洲岛珊瑚-虫黄藻共生体对不同极端温度胁迫的响应机制;(3)通过分离培养涠洲岛2种珊瑚的主导虫黄藻,并对其开展极端高温、低温胁迫实验,探究涠洲岛珊瑚的主导虫黄藻对极端温度胁迫的响应及调节机制。陈舒畅本科毕业于盐城师范学院,于2020年9月至银河官网就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与生态。读研期间,担任20级研究生班团支书,以共同一作的身份在《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发表论文一篇。
生物答辩二组:
许勇前同学(导师:梁甲元副教授)主要对涠洲岛珊瑚共生虫黄藻和光合细菌对季节变化的协同响应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其论文题目为《涠洲岛十字牡丹珊瑚光合微生物的环境响应特征和分离培养研究》。读研期间,该同学分别在2020-2021学年和2021-2022学年两次荣获硕士研究生三等学业奖学金。此外,该同学在第六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和2022年全国珊瑚礁论坛分别做展板报告和口头汇报,参加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学术会议做口头报告并获优秀奖,以第一作者在广东农业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涠洲岛霜鹿角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
陈胤民同学(导师:余克服教授、黄雯副教授)论文题目是《南海丛生盔形珊瑚和鹿角杯形珊瑚的群体遗传学研究》。论文基于微卫星标记研究两种南海常见的珊瑚(丛生盔形珊瑚和鹿角杯形珊瑚)的遗传特性。丛生盔形珊瑚的研究包括:(1)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及验证微卫星位点,将PCR扩增条带弥散、多态性较低、连锁不平衡的微卫星位点淘汰,最终保留8个适合本研究的微卫星位点,然后基于微卫星标记表征横跨12个纬度的9个群体共146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2)使用1对线粒体序列标记鉴定6个群体总计122个样本的线粒体DNA序列类型(mt-S和mt-L),之后在微卫星标记分型数据的基础上,量化两种线粒体类型之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讨论线粒体类型间分化的可能机制。鹿角杯形珊瑚的研究包括,采集4个地点共84个鹿角杯形珊瑚样本,筛选、验证7对微卫星标记,表征等位基因丰富度、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等遗传多样性指标和分子方差分析、成对遗传分化值、数据降维分析(PCoA、DAPC)等遗传分化分析,辨别群体中可能的谱系,同时深入检验地理距离、海表温度(平均SST和SST变异度)、水体污染(叶绿素a浓度和水体下行漫衰减系数)等环境因子在群体遗传结构形成中的作用。陈胤民主要研究方向为珊瑚群体遗传学,就读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南海鹿角杯形珊瑚 (Pocillopora damicornis)的低遗传多样性凸显了环境变化下的脆弱性》。
陈金妮同学(导师:余克服教授、梁甲元副教授)的研究题目是《涠洲岛造礁珊瑚潜在耐热细菌的分离及其对珊瑚热适应的调控机制研究》。该研究主要针对广西涠洲岛珊瑚礁区两种代表性的造礁珊瑚展开研究,采用免培养和热压纯培养相结合的策略,旨在探究珊瑚对热胁迫的微生态响应机制。研究结果明确了一些珊瑚共附生潜在耐热细菌的生态功能,为深入理解珊瑚环境适应机制和制定生态保护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读研期间,陈金妮同学还担任yh1122银河国际2019级研究生班级班长,并荣获yh1122银河国际2020-2021年的“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她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并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微生物学通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涠洲岛2种造礁珊瑚共附生可培养潜在耐热细菌多样性》的论文。
覃良云同学(导师:梁甲元副教授)主要对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离体培养及其对温度胁迫的响应机制进行相关研究,其论文题目为《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离体培养及其温胁胁迫响应研究》。读研期间,参加第六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并进行墙报展示;以第一作者在北大核心期刊《微生物学报》发表论文一篇:《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离体培养方法的优化》。
参加论文答辩的同学均顺利完成学修计划并取得较好的成果,每名研究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分别汇报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和目标、实验数据和主要结论、论文创新点和研究展望等,系统汇报了在校3年所开展的工作,并回答了答辩委员的提问,体现了银河官网研究生教学规范化、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这7名毕业生都达到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同意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答辩学生、周剑/文 答辩学生/图 苏宏飞、周剑/编辑 余克服/审核)